同學們在寫論文的時候經常會有很多誤區,雖然自己花費很多心血寫出來的文章,但是重復率卻不理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呢?如何寫論文才能躲過知網論文檢測呢?

要想寫出優秀的論文,就必須引用別人的文字,認為這樣會顯出自己的水平比較高,這樣提交給導師后,看了發現過多的引用別人的東西,往往會通過維普論文檢測系統進行查重,如比率不合格,就通過不了審核,打回來要你重寫,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非要引用那么多別人的東西,畢業論文也只是一次結業考試,寫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即可。
現在不光是學校寫畢業論文需要通過知網論文檢測,在期刊投稿,發布學術論文,評職稱等,只要是論文都習慣性的用檢測軟件查重。查重軟件也是人開發的,開發人員會事先設定好規則,比如一個段落重復率低于5%不算抄襲,連續12個字重復判定為抄襲等,這需要大家熟悉。針對維普論文檢測軟件的原理,我們可以把想表達的意思換一種說法,比如主動變被動,直引變間引。改詞、換句、改變描述方式(變原句為倒裝句、被動句、主動句等)、打亂段落順序、刪除關鍵詞匯、關鍵句等。經過實踐證明,使用以上方法結合,可有效降低復制。引用會造成重復率提高,可以把直引變間引,比如:張三說:“我愛你”,張三說他實在太愛她了,就這樣改下就OK了。其實在文字的語言里面,有很多的知識點是可以得到改造的,那么我們就要靈活的運用自己所學習的東西,就一定可以躲過知網論文檢測。
先來看下論文檢測的全文標紅情況
首先,查看報告的右上方,顯示有總相似比和相似片段數,下方是提醒和抄襲來源說明。本科院校的要求標準不同,一般在10-30%區間。
然后,看簡版報告,具體總體結論;檢測結果示意圖;章節抄襲比例;相似比來源匯總;可以利用這些信息查看出自己抄襲的來源,再依據標紅修改論文。
在修改前一定要注意幾個問題,否則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問題1:初檢未標紅的段落,未修改進行第二次查重被發現抄襲了?
原因有多種。第一種是兩次采用的論文上傳方式不同,文檔上傳和復制粘貼上傳因為格式的區別導致論文查重結果不同;第二種是在間隔的時間里,系統恰好收錄了該篇文獻。
問題2:為什么論文查重通過了,還被取消答辯?
學校檢測論文只是論文答辯前的一個小環節,檢測通過后,專家還要審查論文。若發現論文改的亂七八糟,語句不通順,還有明顯抄襲的跡象,取消答辯資格是很正常的。知網論文查重建議改論文時一定要注意踏踏實實改,沒有任何可以投機的辦法,否則后果很嚴重,過了檢測可能也無法答辯或者答辯無法通過。
問題3:如何指出沒參考過的卻被判為抄襲的?
不少人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是自己寫的卻被判為抄襲,造成的原因可能是相互引用造成的。
所以降低重復率不是盲目修改就可以的,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充分了解檢測機制,才能更好的幫助修改。
好多論文查重系統檢測是不對外開放的,大家完成論文之后可以提前去知網論文查重網進行知網論文檢測,準確率也是可以保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