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可以說是公認的論文查重標準,論文是否通過就看知網的查重結果,由于知網的權威性,所以很多同學會選擇知網論文查重然后根據報告修改,在檢測完成以后這些情況經常會發生,今天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1、檢測結果是0%的情況。
這是正常的情況,說明同學引用文字沒有達到論文總字數的1%。如果同學對結果有異議的話,可以在通過了學校的檢測之后再確認收貨。我們的檢測中出現過很多次重合率為0%的情況了,我們不再作過多的解釋了。
2、我已經發表過一篇小論文,引用的話會算重合率嗎
這個問題只有您的學校里負責論文檢測的老師才能說明白了,因為涉及到他對系統怎么設置。我們默認的檢測方式是不去掉第一作者的,也就是說您的引用自己的論文的部分仍然會作為重合部分或參考文獻部分進行計算。
3、有些同學可能很奇怪,自己在論文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襲了其他文獻的段落或句子,為什么沒有檢測出來?
這是因為知網的檢測系統靈敏度設置了一個閥值,該閥值為1%,以段落計,低于1%的抄襲或引用是檢測不出來的,這種情況常見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舉個例子:假如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單篇文獻100字以下,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實際上這里也告訴同學們一個修改的方法,就是對段落抄襲千萬不要選一篇文章來引用,盡可能多的選擇多篇文獻,一篇截取幾句,這樣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
4、我明明標注并做了正確的引用了,為什么檢測報告中還會對這些內容標紅?
知網系統對于正確引用的內容也會標紅的,否則如果我們全篇都是引用其他的參考文獻的內容,但是我們只要做了正確的標注,那么豈不是重合率還是0%?系統不會有這樣的漏洞的。
5、為什么我的論文明明是六個章節,而標紅報告中只列出了四個?
這是因為沒有重合的章節系統是自動省略掉的。
6、為什么我的論文去年檢測的重合率是20%,而今年就變成了30%?
這是因為知網每天都是有大量新近發表的文獻入庫的。所以同學來檢測的時間不要距離學校機測的時間太長,也最好不要參考太新發表的文獻。因為這樣都有可能造成因為時間差的問題,導致檢測的重合率出現偏差的情況。
7、為什么檢測報告中的章節劃分和我論文中的有差別。
這說明同學論文的目錄格式不規范,所以知網的系統將論文自動劃分章節。
8、為什么我的檢測報告中會有部分特殊符號或亂碼?
這是因為同學的論文中有類似修改標記的東西,正常我們的word顯示時看不到這些標記的,同學在word中打開“工具”-》“選項”-》“視圖”,將“全部”選上并確定后,再看我們的文檔,就會發現這些特殊的標記了。要清除這樣的標記需要我們將我們的論文全文拷貝成文本格式到一個新建的word文檔中才可以。
好多論文查重系統檢測是不對外開放的,大家完成論文之后可以提前去知網論文查重網進行知網論文檢測,準確率也是可以保證的。相關內容大家可以去《論文查重不通過的后果嚴重么?》一文了解看看。